危机感是第一生产力。如果一个员工没有了危机感,就意味着就此止步!管理者不给员工危机感,危机就会出现! 作为企业,你会给员工危机感吗? 作为员工,你有危机感吗?
这里要送给大家一个词叫“追赶”。什么意思?它是说我们要让我们的员工有一种危机意识,一种内心的动力。我们一直以为员工愿意在一家公司,是因为公司的待遇好,福利好,环境好,受人尊重,方面都好,但是,一项研究表明,他会因为这三件事情选择离开还是留下,那就是:成就感,危机意识,成长空间。如果让他觉得在企业当中受人尊重,在前面有很多榜样,在后面还有很多人在追赶,他会觉得自己非常有动力。或者他在这里他觉得他在这里还有很多的成长空间,他会实现自我的成长,他会因为这些而留下,而不是钱。
第一,你身边没有危机吗?
所谓的“2012末日”,当一天真的到来的那前一秒钟,你都觉得一切都好,不会发生什么?但会不会发生什么有没有人能确信?没有,你不能,我们不能确定他一定不发生,但是我们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,我们已经没有了感觉,我们已经没有了意识,觉得一切都好。
就像为什么有的企业老总说,我对员工真的很好,我真的在考虑员工的福利环境,但是你的员工却不感激你,因为你所有的这些的出发点,都不是为他负责。如果你为他建的宿舍环境,你为他做的福利,你对他所有的以人为本,遭到的是员工的误解,他会认为你只不过是为了把他们安抚住,然后为你赚钱,去拿企业的业绩。这不叫对员工真正的负责,这也不叫以人为本。而你那个叫以本人为本!
第二,什么对员工真正的负责?
你真正的关心他的成长,各位,关心员工的成长非常核心,尤其是成长型的企业的成长,本质上就是员工的快速成长!你把焦点放在他的身上。你交待一个工作,员工工作做砸了,公司赔了钱,老总觉得这事员工应该负责,否则说不过去,所以你要让他负责,可是员工来了之后不停的道歉,不停的说我改正,用眼泪表决心,这时老板通常会怎么办?对,下不为例,算了。所以老板通常会用这种方式把他滑过去。你用这种方式,第一次用的时候,员工会觉得怎么样?你对他真的很好,你给他很多的空间,你给余地,他内心真的是想涌泉相报的,可是你这个员工错误根本点没有找到的时候,下次错的可能性更大;等他第二次再来到你的办公室,你会怎么办?
所以真正的对员工负责,你就不要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,你为什么不愿意批评他:是因为担心他受不了离开你,怕批评太重他对有你怨言,你是怕破坏一个以人为本的老板的形象。你跟本就没有考虑到员工在这个失误当中有没有成长和进步。所以第一次你包容他,他会感激你,第二次你包容他,他觉得是正常的,第三次你再不包容他的时候,他觉得不正常!本来是应该承担责任的一件事情,就是因为你一次又一次的包庇纵容,变成了一件不正常的事。
第三,学会去追赶员工
所以当员工第一次错的时候你就指出来,去追赶他,告诉他我对你的要求是告诉你,你做这件事你什么地方做的不好,你要怎么样去改进,第一次批评他,第二次也不要放过,所以你的员工觉得很正常。做错了就要承担责任天经地义,在你们公司里就形成了承担责任的文化。
第四,鼓励员工企业共担
最后一条,我非常鼓励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部分损失。
前两天有一个视频,是快餐连锁品牌老乡鸡的董事长束丛轩,他很霸气地撕了员工的联名信,这封联名信是“疫情期间不拿工资的申请”,他说即使卖房子、卖车也要给大家发工资。我对这位束董是非常佩服的,在这么艰难的时刻还能够坚持正常发放工资是很难得的,也是非常有担当的一位企业家。
但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一下:企业到底是不是家?如果我们不是家,是利益共同体,那么既然是利益共同体,当集体利益受到影响的时候,个人利益为什么不可以受影响?可能有人会说,我们是一个家。那么既然是一家人,为什么不能共同承担?
所以我的建议是,当真的有员工主动提出降薪,这非常好,这说明你平时领导有方,团队凝聚力足够强,而且大家有主动担当的意识。当然你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,可以选择不降,也可以选择降一定百分比,用个人短暂的利益受损换取让企业活下来,让大家有工作,才是更好地负责任。
如果没有员工主动提出,你也不要觉得遗憾,这不代表什么,也不要认为大家就没有为企业考虑,每个团队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,提的未必真心,不提的也未必假意。但是作为领导者,你可以主动坦诚地提出来。我看到北京有一家企业 向员工提出,要么减半薪资,要么企业破产,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成熟的做法。
老乡鸡的束总的选择是一种对员工负责的方式,而减半薪资是另一种对员工负责和对企业未来负责的方式。
最后我们要给团队赋予意义,创造一个或多个有价值的目标,去重新定义工作的价值和意义,要让员工有危机感,和企业共同承担损失,共同去建立企业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