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企业从事管理变革,无论方法或形式再怎么多种多样,最终无非从两种角度入手: ?
一种是基于企业效率视角进行的各项组织变革; ?
另一种是基于利益分配角度来进行的管理改革。
除这两种没有其它能够作为企业管理变革的强烈动力。也相信这句总结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HR或管理才能体会到。
企业的薪酬体系是最直观的利益分配体现,所以在企业里涉及到薪酬体系的改变,都是高度敏感而又十分重要的变革。 ?
问题: 那么薪酬体系该如何设计呢?
阳光公司是一家小型国企,主要业务是城市农贸市场的开发和管理,主要负责农贸市场内部规划、秩序管理、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等。公司约100人,人员结构中30岁以下的员工较少。公司组织结构分为高层、中层和基层。
自公司成立以来高层执行年薪制,年收入由上级单位核定。中层和基层工资执行的是岗位工资制,工资构成包括岗位工资、全勤奖、餐补、年终绩效奖。员工反映目前公司的工资构成过于单一,同一层级岗位的岗位工资一样,人员的工资没有差异。每年年底考核一次,也基本流于形式,获得优秀也就多2000元的年终绩效。
该公司主要是农贸市场的开发和管理,业务集中在市场规划部和市场管理部,但是这两个部门无论业务做的好坏,工资金额固定,基本上没有什么激励性体现,加上市场管理部有轮班制,需要上夜班,导致很多员工消极怠工,都想去职能部门。
公司也因为农贸市场管理不是很好,上级单位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考核逐年降低,公司领导的年收入也收到很大影响,为此公司领导急于改变现状,优化薪酬管理,增强激励性,从而提高员工积极性。
分析: 1.该公司想增加薪酬的激励性,该如何做?2.在绩效管理方面可以做哪些改进?
观点一
1、增加浮动工资的比重。
2、设计浮动工资发放的周期,及时奖励。
3、对不同工作制,根据其需求设置不同的工资科目。
观点二
除了岗位工资,还可以通过设置浮动工资,津贴等激励员工。
补充1: 员工工资和公司效益脱节,只有总经理的工资和效益挂钩,应该建立联动,年绩效奖好效益挂钩,把总经理基薪作为驱动因素,和岗位工资挂钩,改变大锅饭模式。另外加强过程绩效管理,设置月度绩效,不要等秋后算账算不出来。
观点三
从案例看它之前是岗位工资等固定部分,没有其他可以证明员工业绩好坏的部分。从纵向看,组织结构扁平化,可以适当拉长一点,也给员工一些晋升的希望。从科目设置看,激励性要体现,那浮动工资是不可少的,首先就是月度或季度可以设置绩效工资或奖金,考虑到现在没有执行过,浮动比例可以先占比小一点,过渡下。年度绩效考核的指标设置上要跟业务关联,想起到好的激励效果,管理手段要基本到位,年度的奖金适当拉开差距,而且现在市场管理员还有值夜班,夜班的津贴设置上可以考虑多给予一些。
讨论1: 科目的设置要思考作用,不能盲目设置。
观点四
需要先明确激励哪些行为或者贡献,然后再重新设计薪酬构成项。对行为方面,比如值班津贴,对绩效方面,增加月度绩效工资,逐步推行日常绩效考核。后期的调薪可以和绩效挂钩,逐步提现差异。
观点五:
1、首先应该祛除不合格员工、这是激励员工的最佳手段,这些事业单位的人,激励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考核+淘汰。
2、夜班可以给夜班津贴的。
观点六:
1、该组织应该是属于扁平化组织,对于100人左右的企业,这样的组织形式就OK的。这也就意味着员工难以通过职位的晋升。因此在薪酬设计上应该是宽带薪酬制度,员工在岗位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,薪酬提升或者下降。
2、该企业年轻员工较少,应该适当利用绩效考核对员工进行淘汰,优化企业的年龄结构,同时为企业引进新鲜的血液。
3、市场规划和市场管理应该设置不同的KPI,设置相似的奖励标准。例如:市场规划每季度每年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,80%是合格线、超过有额外奖励之类的。市场管理也是类似,市场租户的满意度调查、周边的满意度调查、上级单位的业绩考核等都和市场管理部的员工的绩效挂钩等。
4、工资金额应该和整体企业的效益挂钩,即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5、市场管理部的轮班制度是否合理,可以从修订轮班制度或增加夜班津贴两方面进行考虑。
观点七:
关键就是优化人员结构,调整薪资结构。薪资结构拆分是必须做的事情,要拆分出一部分绩效工资。进行人员优化之后,相应的要对工作量进行量化管理,并把客户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中来,依据考核结果对员工发放绩效工资就可以了。
观点八:
这个案例我们应该从组织管理和薪酬绩效管理技术两个维度去考虑。这家企业的性质是国企,其体制的僵化程度、薪酬绩效调整的责权以及关联的人才制度配套权在哪?能不能动?是做组织的工作还是领导的工作?这些技术比薪酬结构和绩效结构设计、调整更重要!更头疼!
补充1:国企难的是岗位价值评价、人才晋升和绩效评估、考核、兑现。组织、机制的潜规则是难以体现岗位责能和薪酬、绩效公平、公正和标准、评价、发放平衡的。
观点九:
一定要谨慎,先从增加福利开始,收买人心,如果一开始就拉开距离职能部门的人,肯定会捣乱,告到上面也很麻烦;如果大家对福利都认可的话,可以尝试每个月或每季度发一些月度或者季度奖金,当然要和公司整体的业绩挂钩,有大家都发没有?大家都不发,这样大家会慢慢习惯收入上的差距。
解决方案: ?
确定薪酬设计的总目标
对企业来讲,薪酬体系绝对不是无端端要改变它的,任何管理措施都是要为企业实现某种目标而服务的,薪酬体系也一样。不同的企业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,以及它面临到的处境不同。那么它的薪酬设计目标就不同,所以薪酬体系绝对不是一种固化不变的东西,而是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有效地进行调整,以达成企业最终目标。
有些企业要进行薪酬设计是因为企业过往薪酬体系设计得不科学,造成现有的人员感到不公平,员工觉得自己付出与得到的不对等,那么薪酬体系设计的目标是为平衡员工利益分配,达到稳定团队人心。而有的企业则是因为经营绩效不好,员工缺乏动力,旱涝保收、一潭死水,那么这时制定薪酬体系的目标就是:通过薪酬这个杠杆来撬动员工积极性,产生多劳多得的价值驱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