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我们会掉进陷阱?《影响力》告诉你

推荐理由:

这是本将根植于人内心的结构性心理缺陷归纳成6条通用型概念的书,书中从心理学、精神分析、进化等角度向我们解释了为何我们会掉进陷阱,冲动地选择顺从。

作者简介:

罗伯特·B·西奥迪尼是(RobertB.Cialdini)是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。他分别于北卡罗来纳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与博士后学位,投入说服与顺从行为研究逾3年。目前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。

内容简介:

在这本书中,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.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,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。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,正是这一切的根源。那些劝说高手们,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,让我们就范。

在这本书中,罗伯特.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一一拆解他们的招术,学会保护自己以及让这6大秘笈为我们所用。

读过此书之后,定能使你做到以下两件事:一是当你真正的意图是要说“不”时,你不会再说“是”,二是可以令你自己变得比以前更具影响力。

精彩内容摘选:

一、互惠
给予——互惠式给予(交换),用所谓的不计回报,降低你的心理防备,等待时机成熟一击即中。(免费试用)

拒绝——后撤——互惠式让步,先提出一个很不合理的要求,谈判后突然将要求妥协到你预期的临界点之下,最终达成合作。

我们来到这个世界,是公平的参加“义务信誉网”,互惠原理是用善意回报善意,而不是用善意回报诡计。

二、承诺与一致

言行一致——承诺(核心的关键点)

公开承诺——为承诺制造足够深刻的仪式感(主动用痛苦的方式纪念)

不设立奖励机制——抛低球(不设置奖励机制、当无法用奖励作为行为的借口时,人们就会用意义去为自己辩护,于是就更加强化了自己对该行为的认同感)

三、社会认同

不确定性——源于人的多元无知:在判断何为正确的时候,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,人们对于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是完全无意识的,条件反射式的。

相似性——于是会有样学样:人们更倾向于认同“和自己处境类似”的人是怎么做一件事,影响力最强的领导者是知道怎么安排群体内部条件,让社会认同原理对自己有利方向发挥作用的人。

措施——检查,用证据、数据对比

源于内心的不确定性,于是开始向外界寻求参照物,以达成一致,稳固内心的安全感。

四、喜好

在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的时候,社会纽带的影响要比消费者本身对产品的好恶强两倍。

喜欢的理由:

1.外表魅力:自动给长得好看的人添加一些正面的特点,如:有才,善良,诚实,聪明等。

2.相似性: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。不管相似之处是在观点,个性,背景还是生活方式上,我们总是有这样的倾向

3.恭维:我们特别喜欢听人恭维,奉承

4.接触与合作:熟悉会影响个人喜好,因此它对我们的各类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

我们喜欢展示积极的联系,隐藏消极的联系,努力让旁观者觉得我们更高大,更值得喜欢

五、权威

权威的压力可以全然控制我们的行为。很多情况下,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,其他本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想关了。

衣着可以暗示出权威的地方,剪裁合体的西装,可以唤起陌生人的顺从和尊重。

如何避免受到权威的影响:关键点在于权威的资格以及这些资格是否跟眼前的主题相关。

TIPS:偶尔说一些有违自己利益的话,提出一些立场或产品存在的小小不足之处, 但这个缺点必定是次要的,其他更突出的有点可疑轻松克服它。靠暴露一些小缺点获得建立基本的诚实感。

六、稀缺

机会越少见,价值就越高。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,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身体反应。

人类对失去某样东西的恐惧比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,更加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。

“数量有限+最后期限”的战术,可对顾客获得产品的机会做出时间上的规定。

心理战术在于:

1.人们基本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以程度迅速准确的判断他的价值

2.机会越来越少,我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,而我们痛恨本该拥有的自由

保住既得利益的愿望,是心理逆反原理的核心

每当有东西获得起来比以前难,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到了限制,我们就越发地想要得到它。

让信息变得更宝贵,不一定要封杀它,只要把它弄成稀缺就行了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