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班,已经由早期的临时性工作补充发展为一种文化,而且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提倡加班。当然,提供加班的是多数,给加班福利的是少数。很多时候,加班就是做做样子、磨洋工。时间是“加”了,可并没有算到“班”的头上去。相信不少老板也看出员工加班的状态:效率低下、谈笑风生、甚至把本应白天做好的工作拖到下班才完成,而且耗费着公司的水、电、空调暖气以及办公用品,老板不亏吗?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此时老板的心理。
先开门见山回答一下刚才抛出的问题:老板不亏。为什么呢?
因为老板要的,根本就不是工作绩效和产出,而是对员工进行“控制”。为什么要控制?
其一,把员工困在办公室里,可以进行软性监控,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防止员工跳槽。不给你时间,让你累得跟死狗似的,回到家倒头就睡,还能有别的想法吗?当然,这里需要配套的企业文化和看起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,最好让员工自觉加班且不用付加班费。花小钱、办大事,这才是管理的精髓。
一些职场小白,经常稀里糊涂:明明自己的工作做得还可以,为什么主管还总是鸡蛋里挑骨头?要不就是说任务没完成好、要不就是说态度有问题,而且好像怎么做都不对,这是怎么回事?这里我们可以看看公司的销售人员。我们知道销售部门是人员流动最大的,而销售团队也是最难管的,因为销售是需要经常出去跑的。这一跑,外边的花花世界、各种其他的消息,包括客户的、竞争对手的、其他销售的,统统都知道了。
“你说我工作没做好?单子是我签的,业绩在那里摆着,每次月度评比我都是前三。
你说我态度不好?可我客户关系做得好,客户就是上帝,上帝都喜欢我,你算老几?
你说待我不薄?我可是跟同行打听了,他们那里跟我同级别的,挣得是这儿的三倍!”
所以说啊,作为老板,如果能够 阻断员工从外部、也就是社会上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,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对员工实施单一评价。 因为没有参照物,所以哪怕员工觉得老板的意见不那么对劲,但也拿不出有力的依据来回击,气势上矮人一头、道理上短人一截,往往只能生闷气,大不了上网发个帖子、吐个槽。
所以,比起招人的成本和安抚民心的举措,老板多付出的那些水电费和设备耗材简直是太便宜了。